【甲】
咏怀古迹五首(其五)杜甫
诸葛大名垂宇宙,宗臣遗像肃清高。
三分割据纡①筹策,万古云霄一羽毛。
伯仲之间见伊吕②,指挥若定失萧曹③。
运移汉祚④终难复,志决身歼军务劳。
[注释]①纡(yū):屈,指不得施展。②伊吕:指伊尹、姜太公。③萧曹:指萧何、曹参,名相。④祚(zuò):皇位,国统。
【乙】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(节选自诸葛亮《出师表》)
【丙】
九年,亮复出祁山,以木牛①运,粮尽退军,与魏将张郃交战,射杀郃。十二年春,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。亮每患粮不继,使己志不申,是以分兵屯田,为久驻之基。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,而百姓安堵②,军无私焉。相持百余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卒于军,时年五十四。及军退,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,曰:“天下奇才也!”
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,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敛以时服,不须器物。
(节选自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)
[注释]①木牛:与后文的“流马”都是古代运输工具,相传由诸葛亮发明。②安堵:安定,安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