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概况
1、题量分布: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绝大多数省考中,逻辑判断题量通常为10道。江苏、广东、北京等个别省市的题量会达到15道。
2、题型分类:(1)必考题型(普遍):翻译推理、组合排列、加强题型、削弱题型。(2)选考题型:日常结论、原因解释、真假推理。
二、组合排列题详解
1、定义:组合排列题是指题干呈现一组对象及其相关信息,要求考生将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,最终得出“谁是什么”或“谁对应什么”的结论。
2、核心解题思路:
(1)优先策略:A、排除法:根据题干信息,直接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。B、代入法:将选项代入题干条件进行验证,找出符合所有条件的选项。
(2)推理策略(当排除法/代入法不适用时):
A、寻找推理起点:确定信息:优先利用题干中表述清晰、无歧义的确定条件。最大信息:利用在题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信息作为突破口。
B、运用假设(当上述起点无法推进或遇到“非此即彼”关系时):假设其中一种情况成立。根据假设推导,看是否与题干其他信息产生矛盾。若产生矛盾,则该假设不成立,其对立面成立;若未产生矛盾,则该假设可能成立(需结合其他信息最终确认)。
3、辅助解题工具:
(1)列表法:当题干涉及对象和信息较多、关系复杂时,借助表格进行梳理,使信息更直观。
(2)符号法:当题干条件包含大小比较(如年龄、成绩、数量)时,使用“>”、“<”、“=”等符号辅助推理。
4、特殊形式:
(1)材料题》组合排列题有时会以材料题形式出现:提供一段背景材料,并基于该材料设置2~5道小题。
(2)解题要点:虽然题目数量增多,但每道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与单题形式的组合排列题完全一致。
本场考试题型分析:
单选题(30小题,共 30.0 分)
阅读单选题(10小题,共 10.0 分)
本场考试目录结构信息分析:
一、基础题型(1~19小题,小计 19.0 分)
二、高难题型(20~28小题,小计 9.0 分)
三、新考法(29~40小题,小计 12.0 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