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法律常识的考核特点来看,不同考试类型在题量设置与命题难度上呈现显著差异。在国考体系内(行政执法类试卷除外)及多省联考中,法律类试题占比相对较低且基础性较强;而行政执法类试卷(含国考及自主命题省份)则呈现出法律试题数量多、考查深度大的显著特征。
就知识覆盖范围与命题规律而言,法律常识体系可划分为宪法、行政法、民法与民事诉讼法、刑法与刑事诉讼法、商法及经济法、其他法律法规六大模块。其中行政法体系、民法理论与实务、其他行政法规构成高频考点,在历年考核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【民法】考查题目一方面系统性、体系性较强,各知识点联系紧密,一般会在一道题中同时考查多项制度;另一方面贴近生活,往往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改编为题目,在做题时不妨将自己代入案例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。民法主要考点知识梳理如下:
1、婚姻家庭:结婚、家庭关系、离婚、收养;
2、继承:法定继承、遗嘱继承和遗赠;
3、物权:物权通则、所有权、用益物权、担保物权;
4、侵权责任:一般规定、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;
5、合同:合同通则、典型合同、准合同;
6、民法总则:民事主体、民事法律行为、民事责任、诉讼时效;
7、民法概述:民法原则、民法各基础概念;
8、人格权:各项具体人格权;
【民事诉讼法】考查频率较低,建议着重掌握近两次法律修改涉及的制度,主要考点知识梳理如下:
1、审判程序:第一审程序、第二审程序;
2、管辖:地域管辖、级别管辖;
3、诉讼参加人:当事人、代理人;
4、回避:回避对象、回避情形;
5、证据:证据种类、举证责任;
本场考试题型分析:
单选题(38小题,共 38.0 分)
本场考试目录结构信息分析:
一、基础题型(1~23小题,小计 23.0 分)
二、高难题型(24~38小题,小计 15.0 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