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历年行测真题中各知识点的重要占比来看,人文常识在整个常识判断中处于第二梯队。人文常识可细分为文化常识、文学常识和历史常识三个部分。其中,文化常识与历史常识的考查频率相对文学常识略高。
近年来,人文常识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:
综合性显著增强:一道题目可能会综合考查文化常识、历史常识和文学常识。例如,结合诗词考查传统节日、节气、乐器以及历史事件等,这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考查形式日益多样化:组合式选择题、排序题、图片题等题型的出现频次逐渐增加。相较于常规题目,这些题型更为新颖,且具有一定难度,需要考生具备更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。
与时事热点联系愈发紧密:诸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涉及的文化常识、重大事件周年纪念、十大考古发现等知识点的考查,都具有明显的时效性。这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,还要密切关注时事热点,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。
历史常识的主要考点知识梳理如下:
中国古代制度:官职制度、中央与地方制度、礼仪制度;
历代帝王将相:历代帝王、历代将相;
中国古代战役:先秦时期、秦汉时期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、隋唐之后
中国古代著名改革:管仲、商鞅、孝文帝、王安石、张居正
丝绸之路:陆上丝绸之路、海上丝绸之路、人物及成就
中国近现代战争:列强侵华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
世界资产阶级革命:英国、美国、法国等资产阶级革命
世界大战:第一次世界大战、第二次世界大战
本场考试题型分析:
单选题(78小题,共 78.0 分)
本场考试目录结构信息分析:
一、基础题型(1~45小题,小计 45.0 分)
二、高难题型(46~78小题,小计 33.0 分)